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變革,社會結構調整,思想觀念變化,社會化消防安全管理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對傳統的管理方式方法和體制機制提出了新的挑戰。基層消防責任難以落實、鄉鎮街道消防工作存在盲區、火災隱患量大面廣、現役警力嚴重不足,一度成為安徽消防工作面臨的“四大難題”。
安徽省消防總隊積極創新社會消防管理,持續推行以落實鄉鎮街道消防安全責任制為核心,完善管理機制為保障的網格精細化管理新模式,實現了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很多消防難題迎刃而解。
啟動數字管理平臺
2012年4月,安徽總隊決定在全省范圍內構建消防安全網格精細化管理工作模式。經過一年的探索發展,目前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已初見成效。
為解決在實際工作中,很多網格工作人員在具體管理、服務上存在工作目標不明確、標準不統一、程序不規范和網格化管理力度不平衡等問題,為了實現對每一個網格實施動態化、全方位、實時化管理,“消防安全數字網格化管理平臺”系統應運而生。
安徽總隊防火部工程師翁韜介紹,“消防安全數字網格化管理平臺”依托互聯網,集消防基礎信息管理、隱患整治、信息報送、實時管理等功能于一體,按照“市、區(縣市)、街道(鄉鎮)、社區(行政村)、責任區”分級管理服務模式,主要提供基礎檔案維護、監督檢查記錄、日常工作登記、通知通告、在線郵件等應用功能,充分整合基層各級消防安全監管力量,構建“層級明晰、覆蓋全面、機制健全、信息實時”的消防安全管理網格化工作體系。
這一平臺由安徽總隊聯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研制開發而成,目前通過各地試點推進不斷完善,爭取在2014年3月在全省全面推行。
“系統建成后,將全面提升城市火災防控能力,形成科學、規范、高效的城市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形成層級明晰、權責清晰、制度完備、責任可究的網格精細化管理體系,全面提升城市火災預防和應急能力。”翁韜滿懷憧憬地說。
創新管理方式方法
科技支撐固然為消防網格化管理工作提供動力支撐,但創新管理方式方法更是推進工作的有效手段。
2011年,銅陵市撤銷街道,全市劃分為42個社區,各項工作由政府部門直接管理。銅陵市消防支隊借此東風,將消防工作納入社區網格化管理,在42個城市直管社區建立起區政府、直管社區、居民小區三級網格機制,積極開展多種形式消防培訓,強化網格隱患排查和消防宣傳工作,大力推進消防工作日常化、制度化,在全市建立了42個基本網格和300余個終端網格。
現在,銅陵市每個社區都建立了網格排查和火災隱患督辦機制,公布了網格員和片區民警信息,社區檢查單位、接舉報隱患、消除火患數量等數據持續上升,網格化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
銅陵市螺螄山社區居民周大爺說:“我們社區網格員比以前來得更勤了,上次還幫一個獨居老人清理院子里的雜物,真是服務細心又周到啊!”
在推進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工作中,懷寧縣消防大隊推陳出新,以信件的方式向全縣20個鄉鎮、240余個村和社區共發出260份工作提示。金寨縣消防大隊建立重點單位網格管理檔案;泗縣消防部門聯合派出所民警,開展農村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天長市消防部門對14個鄉鎮分管領導、安監、公安等部門的執法人員進行了重點培訓,實現了消防監管全覆蓋。
完善管理不足之處
事實上,如同硬幣的兩面性,伴隨著讓人心悅的成功,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也出現了需要完善的不足之處。
個別基層單位缺少有效的激勵和保障機制,常常是開了現場會后,就一切歸于平淡。
合肥市瑤海區消防大隊大隊長盛濤對此深有感觸:“作為一種新型的消防監督管理模式,常規的考核評價體系已經不能全面、合理地反映網格負責人的績效情況、激發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銅陵市金口嶺社區居委會主任張學府認為,要不斷提高基層網格員對消防工作的認同,強化責任感和榮譽感,就要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工作獎懲考核制度,除精神鼓勵外,還要設定專項經費對工作突出的消防網格員進行物質獎勵,對網格內發生火災事故的網格員,年終評比時實行一票否決。
瑤海區肥東路社區主任蔣萍萍認為消防網格化建設需要的是“人”,受現有辦公條件所限,社區工作人員配備數量并不充裕。“我們這個社區是個典型的老工業企業聚居區,社區就幾個工作人員,日常工作非常多,大家都是一肩挑,很多時候難以做到盡善盡美。”她坦言現實中的困難。
結合當前工作,對于社區消防網格化建設中應該加強的方面,蔣萍萍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那就是推進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更需要提高社區工作人員檢查和消除火災隱患的能力。
安徽總隊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提請各級黨委、政府將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納入行業、系統內部管理中來,發揮部門監管作用,拓寬消防網格化管理渠道。同時,組織專項督察和考評,確保政府經費投入,強化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社區服務中心消防安全職能,進一步推進消防安全網格化建設。
![]() |
關鍵詞:防火演練,消防法規,家庭防火,消防培訓,災報警器
![]() ![]() |
關注準信智慧消防
準信智慧消防官方微博
聯系準信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