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消防局有關負責人談魯甸地震救援工作四個新特點
就近調派救援力量 救援更科學更高效
在云南魯甸抗震救災前線指揮公安救援工作的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長于建華6日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他評價此次魯甸抗震救災中公安機關的表現為“竭盡全力、不辱使命”。
據了解,災情發生后,公安部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迅速調集云南1000多名消防特勤隊員,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同時命令云南周邊省份公安消防隊伍做好救援準備。到目前,公安消防部隊已經投入1010名官兵、17只搜救犬,出動153輛車輛參與救援。
于建華說,地震發生以來,公安機關反應十分迅速。可以說,公安消防隊伍是最快、最早、效果最好的一支救援隊伍,是抗震救災的主力軍、突擊隊。
于建華介紹了此次魯甸地震救援行動的幾個新特點:
一是屬地指揮。從此次救援指揮看,云南省政府負責救援力量和物資的調配、協調安排。由省政府牽頭指揮、當地政府負主責,這讓指揮層級減少、指揮效率提高。
二是救援力量調派堅持“就近、就地、夠用”的原則。此次救援注重對既有救援力量的科學合理安排,切實提高救援效率,有效避免了有的救援力量和物資還在路上、前方救援行動卻已結束的情況。
三是“黃金72小時”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黃金72小時”理念是聯合國抗震救災組織提出的專業術語。在拯救生命最為關鍵的災后72小時里,公安機關救援隊伍全力以赴,用最快速度集中人財物開展緊急搜救。
四是專業化救援、科學施救。公安消防隊伍已建立了應急機制,形成了集應急預案、綜合演練和實戰于一體的一整套救援體系。近年來,消防部隊組建了輕型、重型救援隊,常態化開展跨區域拉動演練和建筑物倒塌救援演練。所以,過去講犧牲奉獻,現在講科學救援;過去看重參戰人數,現在更注重專業化和熟練程度。參戰人數不是很多,但救援效果很好。
于建華表示,公安消防救援人員已經完成了絕大部分地區的搜救任務,但個別偏遠區域還在等待救援。他們將把搜救工作集中于6個重災鄉鎮,竭盡全力,不辱使命,力爭挽救更多生命。
![]() |
關鍵詞:防火演練,消防法規,家庭防火,消防培訓,災報警器
![]() ![]() |
關注準信智慧消防
準信智慧消防官方微博
聯系準信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