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營改增”前許多項目對下勞務分包或勞務派遣沒有取得發票,造成項目成本和稅金不實,存在漏稅現象,營改增后要取得增值稅發票,可能會造成稅負或成本增加。
二是由于勞務分包“營改增”前為3%的營業稅調整為11%的增值稅,有可能會引起勞務分包單價上漲,造成成本上升。
三是許多項目還有包工頭的承包模式,無法取得發票,“營改增”后包工頭的承包模式不能使用,要使用有資質的勞務分包或勞務派遣,有可能會引起勞務分包單價上漲,造成成本上升,同時要取得增值稅發票,可能會造成稅負或成本增加。
四是企業內部的施工隊伍,由于沒有發票,造成進項稅抵扣減少,造成應交增值稅增加。
五是“營改增”前許多項目有提點分包、違法分包等,在“營改增”后都不能采取此種分包模式,引起企業管理的變革。
六是“營改增”前許多項目輔料都是普通發票,實行營改增后要取得增值稅發票,引起輔料漲價,還有地料和商砼按目前的規定都采取簡易計稅3%,無法取得進項稅,造成應交增值稅增加。
七是“營改增”前許多項目租賃施工設備存在向個人租賃的現象,沒有取得增值稅發票,“營改增”會引起租賃費上漲。
八是“營改增”前許多單位材料采用集中采購,有可能造成“三流不統一”,“營改增”后應改變原來的集中采購模式。
九是“營改增”前辦公用、勞務用品等沒有采取集中采購模式,取得的是普通發票,“營改增”后應改變原來的采購模式。
十是分包成本中材料、設備部分的進項稅抵扣不足。由于專業分包包含大量的材料、設備,相關進項稅由分包商可抵扣17%的進項稅,而總包方取得其開具的建筑業增值稅專用發票只能按11%的稅率抵扣進項稅,與直接采購相比,將少抵扣6%的進項稅,“營改增”后應改變原來的分包模式。
要摸清分包現狀。目前,各單位對分包使用的管控不同程度地存在問題,有的以包代管,有的違法分包,有的存在大量的個人掛靠、提點分包、個人承包等行為,“營改增“后這種狀況將無法持續。因此,施工企業要準確了解現有分包情況,理清分包現狀,對于正規的專業分包、勞務公司、勞務派遣的可以繼續保留,要切實取消提點分包、個人承包、個人掛靠、違法分包等分包模式,可選用清包工和甲控工程的分包模式。
梳理分供商。施工企業要梳理供應商、分包商信息,嚴格執行供應商、分包商準入制度,建立健全供應商、分包商信用及資格年審機制,建立合同分供商名錄,嚴格執行分供商準入制度,貫徹“三流統一”的原則。特別是關注分供商是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納稅人,是將來選用分供商進行價格比選的基礎資料。
完善勞務指導單價。施工企業要根據“營改增”前的勞務指導單價,按“營改增”的要求,采用“價稅分離”的原則修改完善勞務指導單價,合理測算項目成本,調整工程項目責任成本預算及考核指標。有企業內部定額的單位應盡快修改完善企業內部定額。
完善材料招標采購。一是建立健全供應商、分包商比選機制,防范虛開發票、假發票風險;二是要按照增值稅管理要求,優化物資、設備集中采購模式,盡量采取統談分簽模式,明晰業務流程,明確合同主體或受票單位必須為增值稅納稅主體;三是充分利用互聯網采購平臺,擴大大宗物資、二三類材料集中采購覆蓋范圍;四是規范跨法人調撥物資、設備等資產事項,加強物資出售及廢舊變賣管理,完善材料、資產管理系統和流程;五是辦公用品、低值易耗品、勞保用品等比照二三類材料,完善集中采購方式,盡量選擇一般納稅人供應商。六是進行價格比選,若遇到一般納稅與小規模同時報價,應選擇成本加稅金最小的原則,請參考本文第六點營改增后的采購比價平衡點。七是“營改增”后,修改完善本單位的采購合同范本,并與供應商直接按新的合同范本簽訂。
規范分包招標。一是要加強專業分包、勞務分包、勞務派遣管理,嚴禁將工程項目提點大包或非法轉包,筑牢分包業務的經營、法律、財稅等各類風險防控底線;二是修訂勞務隊伍使用管理制度,按照施工主體與合同主體一致的原則組織施工,規范分包管理;三是要充分考慮物資設備的可抵扣進項稅,取得17%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抵扣較高的進項稅額,因此,合理確定分包價款,盡量采清包工和甲控工程模式;四是進行價格比選,若遇到一般納稅與小規模同時報價,應選擇成本加稅金最小的原則,請參考本文第六點營改增后的采購比價平衡點。五是“營改增”后,修改完善本單位的分包合同范本(包括簡易計稅和一般計稅),并與供應商直接按新的合同范本簽訂。
“營改增”后的采購比價平衡點。由于增值稅下采購支出,將會被分為不含稅采購成本和進項稅額,因此,在采購總支出一定的情況下,能不能拿到增值稅專用發票?拿到了多少進項稅額?都直接影響到企業增值稅負的高低,進而影響到企業的采購成本,最終影響到企業利潤的多少。在實際招標中經常會遇到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同時報價,企業應選擇哪一家,下面就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采購比價的利潤平衡點進行分析。首先要把一般納稅人的含稅報價按照折算率換算后報價與小規模的含稅報價進行比較,小規模低于折算后單價的選小規模,高于選一般納稅人。折算率如下:
取得發票稅率 | 價格折舊臨界點 | 備注 |
---|---|---|
17% | 84.02% | 此表考慮附加稅費和企業所得稅等 |
11% | 89.10% | |
6% | 93.77% |
如從不同的材料供應商采購含稅價一般納稅人報為117萬元,小規模報價含稅價95萬元,折算價=117×84.02%=98萬元,應選擇小規模95萬元,若小規模報含稅價100萬元,則應選擇一般納稅人177萬元。
合同審核及簽訂。一是施工單位要認真研究完善合同管理辦法,修訂合同范本,區分業主合同與分包商、供應商合同,分類描述合同標的,明晰合同價款、稅金,約定付款與提供發票時間,明確發票類型、代收代付等事項,增加納稅人身份識別及信息變動、涉稅違約責任等條款;二是規范合同審批流程,完善法人直接管控合同簽訂的工作機制,在合同審核過程中,增加增值稅審核控制環節,加大對重大合同評審和跟蹤管理力度;三是加強供應商涉稅信息記錄,完善合同管理信息系統,及時發布涉稅法律及合規風險提示,規避企業涉稅風險;四是建立合同臺賬管理,規范合同管理。
計價結算與資金管理。一是加快與業主的結算和收款步伐,保持與分包商計價結算同步,及時催收工程款等,防止先確定銷項稅,而未收到工程款,墊付稅金,導致資金緊張;二是堅持“先開票、后付款”原則,嚴格管理與分包商的結算;三是要按照增值稅“三流一致”的原則要求,采用集中采購模式的要不斷改進資金支付方式,嚴格執行“統談分簽”分付制度;四是要分析“營改增”對企業資金集中模式的影響,優化統借統還業務及資金集中模式,分析把握現有資金管理模式的涉稅風險,修訂資金管理制度;五要建立項目部與公司之間的內部資金清算機制,及時歸集和結算項目稅款,確保按時繳納。六是要做好質保金收取與開發票的方式,目前質保金開票有兩種形式,第一種是按計價金額開票,第二種按實際收款開票,如100萬元計價,扣質保金5%,即5萬元,第一種按100萬元開發票,第二種是按95萬元開發票,第一種缺點是未收到款先要確認銷項稅,企業要墊付5萬元的11%的銷項稅,但到質保金到期時收質保金時不用開發票,第二種在質保到期時必須開發票。
加強成本核算。 “營改增”后成本的組成與營業稅下不相同,主要區別為收到一般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時,分包成本、材料采購成本、設備租賃成本等不包括進項稅,如采購材料價100萬元,進項稅17萬元,含稅價(支付銷售方)117萬元,入材料采購成本為100萬元;收到小規模納稅人開具的增值稅普通發票時,分包成本、材料采購成本、設備租賃成本等包括進項稅,如勞務分包價100萬元,進項稅3萬元,含稅價(支付分包商)103萬元,入勞務成本為103萬元。
(作者單位: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文獻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
關鍵詞:防火演練,消防法規,家庭防火,消防培訓,災報警器
![]() ![]() |
關注準信智慧消防
準信智慧消防官方微博
聯系準信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