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爆炸新聞接連發生,人們應時刻關注身邊的爆炸物品,平時被忽略的很多細節被重提。那么,除了危化品,我們身邊有哪些容易爆炸的物品呢?
1、受到擠壓的充電寶
在首都國際機場曾發生一起一位男乘客在過安檢時行李箱內的電池突然冒出了白煙,隨后傳出爆炸聲,經檢查,是乘客行李箱內的一個移動電源——充電寶發生爆炸。專家認為,“充電寶”的安全隱患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個是產品本身存在的質量問題,另一個則是鋰離子電池在過度充電、放電的過程中會出現“枝晶現象”。枝晶會“刺穿”正負極隔膜,造成充電短路,從而燒壞電池并引發火災。使用時一旦充電寶出現漏電情況,就需要盡快更換了。
[正確做法]
平時對充電器好點,不要用粗暴的方式對它進行施壓,平時注意不要重壓,摔,強列震動,以免引起短路現象,讓它在充電時出現短路燒掉引爆的危險。另外還要提醒大家的是,選購充電寶一定要選擇主流或者正規品牌,并且在使用時避免放在高溫潮濕處,以免發生安全問題。
2、高溫車里的打火機
消防部門曾做過實驗:烈日下,把打火機放在車內,12分鐘后就會爆炸。爆炸瞬間,打火機噴出大量氣體,塑料外殼炸成碎片,十分危險。北京急救中心資深急救專家賈大成解釋說,陽光照射下,車內溫度甚至能達到60℃以上,打火機內含的液態丁烷受熱膨脹,外殼不能承受內壓便會爆炸。
[正確做法]
打火機不要放在車內;家里的打火機最好也放在陰涼處。另外,香水、電池、花露水、充電寶、碳酸飲料等在高溫下易爆炸的產品也別放在車里。
3、超過服役期的煤氣罐
在實際使用中,煤氣罐可能因超過使用條件而發生爆炸。這種爆炸的威力是致命的,它會瞬間產生兩次破壞。開始是罐體破裂發生物理爆炸,液態石油瞬間膨脹250—300倍變成氣態,產生沖擊波,猶如地雷爆炸。接著石油氣迅速與空氣混合,在空氣中的濃度達到3%時,如遇明火,很可能產生化學爆炸并燃燒,產生巨大的沖擊波,傷害生命,燒毀財物,破壞建筑。
[正確做法]
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煤氣罐、定期檢查和維護、拒絕超期服役、避免錯誤使用等措施,可有效防范煤氣罐爆炸。如在烹飪時聞到煤氣異味,應提高警惕,暫停使用。
全國幾乎每天都會上演因為煤氣泄漏而發生爆炸的事件。
防止煤氣爆炸要注意以下幾點:
1)出門前關閉燃氣開關
生活中有些意外都是不良的生活習慣引起的,所以良好的安全小習慣會減少很多不必要的安全隱患。
每天出門前檢查下燃氣開關有沒有關閉。當家中長時間沒有人的情況下要關閉燃氣總開關。使用鋼瓶煤氣的家庭記得檢查下鋼瓶有沒有老化以及密封圈有沒有問題,切記不可倒置或者平放鋼瓶使用煤氣!
2)發生煤氣泄漏時,第一時間關閉總閥門,開窗通風,萬萬不可抽煙或者打開電器開關!
4、年頭太久的熱水袋
許多怕冷的人都喜歡用熱水袋,平時晚上一邊暖著手一邊看電視也是一種享受。目前市場上銷售的電熱水袋,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隱患,不少廠家因為技術原因或者為了降低成本,只采用了溫度保護,沒有壓力保護,如果材料存在缺陷或加工工藝存在缺陷,一旦溫控器失靈,袋內的溫度會急劇升高,壓力也急劇升高,如果用戶沒有及時發現袋子膨脹的很厲害而切斷電源,袋子爆炸傷人的機率就大大升高。
[正確做法]
現在有的電熱水袋賣的是電熱絲式或電熱管式的價格,但內部結構卻還是低廉的電極式,普通消費者很難辨別。建議大家在選購電熱水袋時,可以用手摸摸看,電熱絲式或電熱管式熱水袋,應該是網狀絲線結構或者U形管狀結構,而電極式熱水袋一般都能摸到兩個金屬電極。
5、已過使用年限或不常清潔的高壓鍋
導致高壓鍋爆炸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超出安全使用期限,高壓鍋,使用年限均在6~8年,如發現鍋體變形、生銹等更要馬上棄用。二是不注意清潔,限壓閥和浮子閥一旦堵塞,鍋內壓力太高也會爆炸。離火后要等鍋體充分冷卻后再取下限壓閥、開蓋。
[正確做法]
壓鍋支撐(頂)著壓力閥的那個出氣嘴可是事關安全的關鍵,一定要常疏通,每次使用都要檢查。一旦堵塞嚴重到高壓蒸氣也不能吹開的程度,就有可能會發生爆炸事故。2002年以前,我國高壓鍋生產行業規定高壓鍋的正常使用年限為8年,2002年以后推薦使用的期限縮短至5年,超過年限就存在安全隱患,不能再使用。
6、三無電暖袋
根據加熱元件的不同,電暖袋可分為電極式、電熱管式和柔性發熱絲式。電極式電暖袋最危險,因常發生爆炸已被國家明令禁止生產,但仍有不法商家出售。電熱管式電暖袋一般不會爆炸,但手感不好,且壽命較短,約為1年。柔性發熱絲式電暖袋手感舒適、壽命長,是購買首選。
[正確做法]
消費者可通過揉捏來鑒別電暖袋。如袋體通體柔軟,就是柔性發熱絲式;如捏到硬塊或硬物,就是電極式或電熱管式。
7、用來燒水的微波爐
“幾天前,我往微波爐燒開的水里倒了一勺咖啡粉,沒想到水竟然爆炸了。”近日,市民孟先生提醒人們勿用微波爐燒水。記者向一位微波爐售后技術人員咨詢后得知,微波爐的加熱原理是利用交流電生成的微波使食物中水分子震蕩速度加快,產生巨大的摩擦力,從而使食物迅速加熱,但是由于微波加熱速度過快,水在超過沸點時可能表面一點兒動靜也沒有,但周圍環境的一丁點兒變化,如壓力、震動等,都可以使水瞬間沸騰,從而導致爆炸。
[正確做法]
如果想用微波爐燒開的水泡茶或沖咖啡,應該將茶葉和咖啡粉事先放進水里再加熱。加熱水、飲料等液體時,最好在加熱程序結束后靜置一分多鐘再取出,這樣可以避免爆炸噴濺事故的發生。
8、干燥劑
專家指出,食品干燥劑一般分為硅膠干燥劑和石灰干燥劑兩種。前者無毒無味,化學物質穩定,但成本較高。目前多數食品企業為節約成本選擇的是石灰干燥劑,其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又稱生石灰),遇水易發生急劇化學反應,可瞬間釋放出大量熱量,在密閉空間就會爆炸。
[正確做法]
為了安全起見,專家建議,一旦碰到石灰干燥劑,市民應在食物取用完后就立即將其原樣扔掉,避免危險。
◆干燥劑誤食、入眼急救法
石灰干燥劑對于孩子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家長需要提前掌握相關的急救知識,以防萬一:
1.入眼: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
如果干燥劑粉末不慎濺入眼睛,易導致角膜結膜壞死、穿孔,影響視力,甚至失明。
應盡快用清水或生理鹽水從眼內側向外側沖洗,并及時前往醫院接受治療。
2.誤食:立即喝水稀釋催吐
⊙誤食石灰干燥劑會引起食道燒傷或者皮膚灼傷。應立即用清水沖洗,喝水稀釋、催吐,減少體內的吸收,然后盡快入院治療。
⊙即使包裝里采用的是硅膠干燥劑,如不小心被孩子誤食,也要警惕硅膠顆粒引起兒童窒息的可能性。
3.皮膚接觸:大量清水沖洗
如果皮膚不小心沾染到石灰干燥劑,需要用大量的清水沖洗,簡單處理后立刻去醫院。
◆做好3大安全教育
孩子對干燥劑不熟悉,可能因好奇而趁大人不注意時玩耍,家長應提前做好安全教育:
1.給孩子零食時,及時取出包裝袋里的干燥劑,不要讓孩子接觸。
2.妥善處置干燥劑,不可浸水,不可開袋。
3.教育孩子,干燥劑有一定的危險性,不要誤食或拿來玩耍。
9、殺蟲劑
夏季蚊蟲較多,很多家庭會備著一些殺蟲劑,但是小小的殺蟲劑卻藏著大大的安全隱患!殺蟲劑遇明火會爆炸,是因為殺蟲劑的噴出主要是靠瓶子里的推動劑來完成的,推動劑的主要成分是丙烷和丁烷。丙烷、丁烷遇到明火之后它們就會燃燒,而所有的物質在這樣密閉的容器當中達到一定的濃度之后就會爆炸。
[正確做法]
在家里使用殺蟲劑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要讓它遠離明火,不能用尖銳物品刺穿瓶身,存儲上一定要保持屋子的通風,這樣的話也不會對我們的身體產生太大的危害。
10、手機電池
電池中負責存儲電能的是電芯部分,但當過充、過放時,有可能會擊穿劣質電池電芯中的隔膜,使電芯短路,造成高溫高壓而爆炸。所以手機電池在充電的過程當中最易發生爆炸。
除了充電爆炸外,手機電池在沒充電時也會發生爆炸情況。原因是手機之前充電時已造成了高電壓,達到了電池外殼的臨界點,當外界溫度、壓力超過臨界點時,就會發生爆炸。
簡單來說,造成手機電池爆炸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1)電池質量
目前國內發生的多起手機爆炸事故多由于假冒“原裝電池”引起。業內資深人士揭露,這些假冒的原裝電池都是舊電池回收翻新,原材料雜質過多、工藝不合格、電池安全保護的相關設計不到位等,都會造成電池爆炸。
2)電芯長期過充
長時間充電狀態下,過充、過電流也會導致高溫高壓,發生隱患。鋰電池在特殊溫度、濕度及接觸不良等狀況下可能瞬間放電而產生大量的電流,發生自燃或爆炸情況。
3)電池短路
當手機處在高溫狀態,或受到撞擊、金屬摩擦等情況時,可能會造成電池短路,發生爆炸。
[正確做法]
充電時如果發現手機異常應立馬斷電,斷電后不要立刻使用手機。如果出現電池變形或者鼓起的情況,不要再使用。手機爆炸的新聞大家也有所耳聞,建議大家不要一邊充電一邊玩手機!
準信有話說:
生活中各類爆炸隱患隨處可見,應小心謹慎、引以為戒!當父母的更要注意這些安全隱患。平常更要教育會孩子不要隨意去碰觸這些東西。
慎防無名火 呵護功德林
![]() |
關鍵詞:防火演練,消防法規,家庭防火,消防培訓,災報警器
![]() ![]() |
關注準信智慧消防
準信智慧消防官方微博
聯系準信企業